找到相关内容2318篇,用时8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念之间(下)

     生:如何消除寂寞?   师:“去做”意义的事、“去看”智慧的书、“去规划”您的目标、“去完   成”您的理想。   生:如何不再无助?   师:不要依赖的想法,其实您自己可以完成许多的...   一念之间(下)   作者:释达观   成功的认知-生命本质   人三性-本性、人性、个性。本性“不变”、人性“善变”、个性   “固执”。   生:何谓本性?为何不变? 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092390.html
  • 佛法概要-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

    师狠狠揍了一顿。帝洛巴不像我们一样,给那洛巴上千个灌顶、上千个教法,他只是给他上千个苦行,训练他的忍耐。忍耐(坚定)是以不同的形态出现的,对一个人意义的忍耐,对另一个人未必有用。   问:如果上师...对我们而言他看到的是相对的真理,因为他使用药物,这许多意义在其中,必须非常小心,当我们说这是相对真理时,并不是指他所看到的这些鳗是相对真理,而是指他的心被外物迷惑。对我们来说,我们并没有使用药物,...

    宗萨钦哲仁波切

    |基础|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8564493513.html
  • 佛教初传时期的北方社会

    世纪有限的海洋知识及视阈作了初步勾勒,是很意义的,也是非常值得表彰的。   如通过法显从海路回国的行程记载,作者得到了当时有关海洋及航海技术的知识和认识:远航到广州的天竺商人的大船能乘坐200多人...4说:“罗新先生提出了这个问题,只能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,很启发意义”。第262页注2说:“之前我曾用‘大传统’与‘小传统’这样的理论体系来说明国家政权与乡村势力的关系,臧知非先生建议还是使用‘国家...

    刘进宝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89.html
  •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

    一般寺院难以坚持的传统佛教的半月诵戒制度、每年的“告香”活动和结夏安居的仪式。这些都是非常有利于僧团建设的措施,特别是半月诵戒这种活动,是很意义的。诵戒本来都是住持带头,虚云每次都亲自主持这一仪式。...争取缕衣,则横生矛戟。驰情于供养,役形于利衰,为人轻贱,亦已宜矣。复趋逐炎凉,情钟势耀。诡云护法,须赖人王。相彼染心,实为利己……‘庙产兴学’之殃咎,实由自取”。居士杨文会也认为“佛法传至今时衰之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5.html
  • 杨荫浏与中国宗教音乐

    意义的体会。在大约三年的编辑过程中,杨荫浏陆续将自己的心得和研究写成文章,多数发表在刘廷芳主编、由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出版的月刊《真理与生命》中 21。比如,在该刊第九卷第 1 期发表的《圣歌的翻译》一...箫、笛和笙的吹奏技术。” 1华蔚芳、伍雍谊编写的《杨荫浏评传》则写得更为详尽:“杨荫浏自幼喜爱音乐。他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小道士。原来,在他六、七岁时,邻居中一位名颍泉的小道士,是有一定音乐修养的道教...

    田青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2395108.html
  • 柏林收藏的回鹘语文献及其研究概况

    回鹘语藏品中的很少一部分。然而它们却因内容详细而显得特别珍贵。吐鲁番发现的摩尼教文献大多数用伊朗语和回鹘语写成。在回鹘语摩尼教写经中,最意义的作品当推《摩尼教徒忏悔词》,现已发现的写本就已超过20件...七件摩尼教经典的译文残卷。[23] 在一份特殊的出版物中,邦格就摩尼教讲经问题进行了论述。[24] 其中佛祖前生作为王子时的本生故事节选和一份回鹘语巨人书(?)译文残卷等。几卷残卷有着特殊的意义...

    茨默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22050697088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十八)

    一堂课,这是极意义的。   所破为:人我——有边;法我——有边、无边、双亦边、双非边。   二我跟四边只是开合不同,说得多和少的差别。   所以...rdquo;“我”,即是不观待他而独立自成的体性。“无我”,即无此不观待他而自成的体性,换言之,虽在不以胜义理审察时,名言中缘起假立的人和法,但是人我和法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04741325701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大乘修行人不可不知的修法——三殊胜

    的确是成熟了善果,并不是种下恶趣的因。然而延寿之后,烦恼现前造集罪业,正是以此因缘而导致堕落的。当然,也可能出现好的结果,比如,十年中断恶行善,这也意义。   然而,对一般凡夫而言,若只追求今生...往生极乐、乃至将彼等安置于佛果的大能力。   所以,相似造作发心并不难懂,只要稍稍作意就可以发起,而且发起后也意义。   善法成为大还是小,关键依靠发心。比如,一串一百颗珠子的念珠,以一串为单位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大乘修行人不可不知的修法——三殊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211836325668.html